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品 > 正文

从麦收变迁,看济南乡村振兴

来源:爱济南客户端 时间:2023-06-12 10:13:00

三夏时节,麦浪滚滚,机器轰鸣。站在长清区的田间地头,眼前,种粮大户和农户们正忙着组织农机收割小麦,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连绵的麦田里驰骋,“吞”下沉甸甸的麦穗,“吐”出金灿灿的麦粒,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那么,您是否还保存着以前的收麦记忆呢?回首往昔看今朝,麦收时节,这碗“忆苦思甜饭”,好吃!


(资料图片)

麦田依旧在 换了种粮人

在山东,在规模化、机械化耕种、收获方式出现之前,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最难忘也最不喜欢的农活应该就是割麦。

且不说,割麦时正好是太阳炙烤的六月天,不干活都能晒得身上流油,那麦穗上尖锐、刺挠的麦芒扎在手上的滋味更不好受。可是那时候的小学为了鼓励劳动,还偏偏设置了“麦假”。逃避去麦地的理由又少了一个,只好硬着头皮上。这还只是干不了多少活的小孩子的记忆,放到大人身上,想必麦收的辛苦和劳累更甚于此。

忆苦思甜,感受这些年乡村发展和振兴的过程,从一场麦收可见一斑。

就拿黄河边上的长清区归德街道魏庄村村民魏吉军来说,他再也不用在麦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割麦了。和乡亲们搬进黄河滩区迁建安置区——崇德苑后,他就和大部分村民一起,把种了一辈子的7亩多地流转了出去。仅此一项,每年能收入接近6000元。不用忙活那几亩地了,他又在一家保洁公司找了工作,每个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在黄河滩区的农村,像老魏这样的村民大有人在。

这些农民不再种地,并不代表没有人种地,只是换了种粮人。通过土地流转完成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山东冠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归德街道流转了8700亩地。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小麦亩产可达575公斤左右,产量还是比较可观的。未来公司拟在长清区投资一个3万亩左右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进行一系列上下游产业的拓展和延伸。

而在长清区的黄河滩区迁建复垦土地上,已经活跃着众多这样的“新种粮人”。

麦田变赛道 减损论英雄

半年前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被摆在建设农业强国头等大事的位置。办好这件“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

增产,离不开好品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农村,每次买种子之前,街坊邻里总是互相打听,“你们买的什么品种?”这甚至都成了种麦时节相互遇见时打招呼的一贯内容。因为那时候信息渠道少,所以口口相传是好品种的最佳宣传渠道。

而现在,因工作原因,对种子有了一知半解,才知道,若要看禾选种,要观察抗倒伏能力、抗病能力、产量等诸多指标。为了让种粮大户选出好品种,5月份,长清区召开小麦优良品种观摩会,邀请种粮大户、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负责人等观摩长清国家农作物区域试验站的小麦新品种示范田、济南永丰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丰种业”)小麦制种基地,帮助农民群众自主选出适合种植的优良品种,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品种保障。

在减损方面,归德街道年近80岁的老人马光仁介绍,自从有了全程机械化的加持,过去麦地里拾麦穗、扬场,家里备大缸的做法越来越少。现在的新种田人等到麦子在地里九成干了再开上联合收割机,轰轰隆隆一阵子,出来的就是脱了壳的小麦,有的直接打包卖到收粮点,连摊晾、储存的环节都省了。

正因为机械化程度高了,所以农业部门把减损的重点放在机械化环节上。近几年,长清区农业机械技术服务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小麦机收减损技能比武活动,旨在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的理念,引导广大农机手在生产实践中精操作、比技能,全力减少收获环节损失,努力实现颗粒归仓,为夺取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秸秆不要烧 环保用处多

对于麦秸,不同的时期总是有不同的用法。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冬天没有暖气,连电褥子都是奢侈品。冷啊,于是,智慧的乡亲们就把麦秸塞进一个缝好的大袋子里,然后压平,放到褥子底下,别说,又软和,又暖和。

这只是麦秸的小众用法,那个年代,麦秸的主要功能是当柴火烧。院子里或大门口总会有那么几个麦秸垛。烧火时,抱一堆进“锅屋”(厨房),好使得很。

烧煤炭、有了煤气之后,很少人再烧麦秸。许多农户直接就在地头把麦秸烧了。十来年前,到了季节,周边时常还能看到“狼烟四起”的一幕。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基本绝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成为“三夏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

比如,每年这个时候,济南西部的长清区文昌、归德和孝里等种粮街镇就会召开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相关会议,一方面要确保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宣传,营造综合利用的浓厚氛围。在“禁”和“用”上下功夫,确保地边、地堰、路旁、沟渠、河边无秸秆。

一茬麦茬顶一茬肥,就这样,绝大多数秸秆被还了田。还有一部分则被饲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真正实现综合利用。小小秸秆的不同用处,其实折射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记者观察

麦收里的振兴曲

麦收时节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时间不饶人的季节。收麦是“虎口夺粮”,必须争分夺秒,抢收抢打。“天有不测风云”,如果遭遇突发灾害,来一场狂风暴雨或冰雹,将会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快要到手的粮食就会得而复失,将到嘴边的粮食就会付之东流。

骄阳似火,烈日炎炎,上世纪80年代前,收割麦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镰刀割,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镰一镰地割着麦子,后边跟着的人把麦子捆起来,还要用小推车、地排车一车一车运往场院里,老老少少累死累活地干,个个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天热也不能脱衣服,不然麦芒就会把胳膊扎破。你看看,每个人都成了大花脸,鼻腔里、耳朵里也是厚厚一层土,脸上一抹一道白印,吐出的痰、流出的鼻涕都是黑的;另一种是拔麦子,就是把麦子连根拔起,再用脚磕掉麦根上的泥土,汗水浸透了衣服,一上午下来,简直成了“泥人”,脸上的泥土被汗水流淌冲刷出一道道细沟。同样,再把麦子捆好,运到麦场上,再用铡把麦子的根部铡掉,主要是要麦根当柴烧。

轧麦子让人累得够呛,麦子晒上一上午,要趁中午毒日当头时用碌碡碾轧。烈日当头,人们套上牲口拉着碌碡一圈圈地碾轧麦穗,也有用人拉推碌碡的,头上的汗水一把一把地往下甩;轧上半晌,再用木叉一次次把碾轧过的麦子翻一遍,再接着轧,最后把麦秸端走,将剩余的麦子和麦糠堆起来,进行扬场,就是把麦糠与麦粒分开,人们手拿木锨,一锨接一锨地把麦粒抛向半空,画一条弧线,麦粒落地,麦糠随风飘到一边。望着金灿灿的麦堆,人们忘记了疲劳,沉浸在了喜悦之中。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村里农民买上了拖拉机,人们开始用拖拉机拉麦子、轧场;随之又有了脱粒机,在麦场上进行脱粒,碌碡被抛弃了,人们从麦收劳累中得以解脱。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用上了小型收割机,麦子就地割倒就地晒,晒透了就用车拉回来,直接运到麦场上脱粒。

21世纪初,农民麦收用上了大型联合收割机,收割机一到,家家户户开着三轮车、电动车在自家的地头等着,三五亩麦子来回两趟,抽颗烟的工夫就完了,联合收割机将金黄的麦粒倒入三轮车的车斗里,运到家晒上一两天就卖给粮库了。过去,家家都放着大瓮、大缸、甏子来盛粮食,可现在,这些盛粮食的器皿都将成为“文物”了。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民手中的土地都流转给了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有的农民管这叫土地“托管”,每亩地1000多元的收入,一年四季,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能力在外打工,一个月少则五六千,多则一万多元,农民再也不用为“麦收”而操劳和苦累了,他们竟变成了“麦收”的“甩手掌柜”。

收割机轰鸣,运麦车穿梭,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上百亩、上千亩的麦田成了农机手们一展威风的战场,沃野千里,只见农机驰骋,不再见农民抢天抢地忙绿的身影。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麦收不再那么难了,相反变成了悠扬动听的幸福曲、乡村发展的振兴曲。唯一不变的是,饭碗里,新麦粉蒸出的馒头依然香醇美味。(济南日报 记者:邵明红 通讯员:刘岚 马光仁 孙倩)

标签:

最新新闻:

新闻放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