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品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精细化治理 北京背街小巷越来越有“范儿”

来源:新华网-地方频道 时间:2023-07-11 22:30:35

题:精细化治理 北京背街小巷越来越有“范儿”

新华社记者赵旭、袁全、沈晓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初伏天,北京的天空铺着乳白色云朵。西城区宫门口西岔胡同,静谧宽敞,青砖灰瓦与红墙绿树间,坐落着一间间颇具文艺范儿的咖啡店、精酿啤酒馆,抬头望去,妙应寺白塔庄重沧桑,古朴与现代相映成趣。

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架空线缆杂乱如麻,犄角旮旯塞满垃圾,违规建筑“见缝插针”……胡同的肌理风貌黯然无色,居民生活质量不断被“压缩”。

2017年起,北京市先后开展两轮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治理“手术刀”深入超大城市里的“毛细血管”。胡同的治理,提上了日程。

7月11日,居民行走在宫门口西岔胡同,改造前这里杂乱无序。新华社记者 郝建伟 摄

在宫门口西岔胡同,多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深入居民家走访调研,了解需求,综合形成规划设计,完成外立面修缮、架空线入地,封堵违规“开墙打洞”,提升公共空间“绿意”,同时引入新业态,胡同面貌焕然一新。

“电线埋到地下后,我一出门儿,那真是叫‘豁然开朗’。”宫门口西岔胡同居民朱宝兰感慨,干净的天际线,让家门口的白塔“仿佛变了个模样”。

修旧如旧,传统老北京胡同风貌得以保留,与此同时,业态升级让胡同更具市井活力。沿宫门口西岔胡同一路前行,记者看到不仅有老字号烧饼店,还有精酿啤酒餐厅、特色咖啡厅。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立介绍,宫门口西岔和东岔都推进商业业态升级,原先拥挤的五金店、水果店、菜市场均得到改造提升。

“二层的白塔观景台最受年轻人喜爱,很多游客慕名来‘打卡’。店内70多桌,每天用餐高峰都得等位排队。”宫门口西岔胡同里一家主打精酿啤酒的店面经理吴宝安说,街巷整治改善环境的同时,还提升了周边的商业价值。

“治理过程既要考虑打造精美街巷,更要考虑保留原始风貌。”张立说,方寸之间的治理,要尽量平衡好历史文化名片的传承和群众的诗意栖居。“规划引领下,商业发展找到了一个‘度’,我们在有序发展中寻找增长点,不能挤压居民的生存空间。”

这是7月11日拍摄的宫门口西岔胡同,此处可见妙应寺白塔,胡同环境整治后,这里成为市民游玩打卡新选择。新华社记者 郝建伟 摄

北京市城管委市容环境整治处处长谢广庆介绍,经过两轮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首都的胡同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以前女儿开车回家,我都得提前出门儿给她找车位。”北京市东城区内务部街胡同居民邵继先说,“胡同整治后,我们在离家不远处有了自己的车位,终于解决了在胡同里乱停车的问题,家门口儿更宽敞了。”

内务部街胡同全长727米,承担着沿线1700多位居民日常生活出行,同时还是一所中学所在地,停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胡同里的居民。近年来,在背街小巷治理过程中,街道对内务部街胡同进行了升级改造,专门利用胡同周边空地,规划建设二层立体车库,提供80个车位。

“让大家从胡同里免费停车,到走到几百米外的停车场缴费停车,着实是一件棘手的事。”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社区专员李磊坦言,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沟通,最后项目得到居民支持。“现在大家在胡同出行方便了,重要的是安全更有保障了。”

这是7月11日拍摄的内务部街改造后的停车场,共有车位80个。新华社记者 郝建伟 摄

“胡同里多了凳子、凉亭、健身器械,很受老人和小孩儿欢迎。”76岁的蔡汝军在内务部街胡同里生活了40多年,他说,“真没想到,还能有一天看到家门口变得这样干净宽敞。”

精细化治理,蕴含时间哲学。采访过程中,工作人员和居民都表示,面向未来,背街小巷的“面子”和“里子”还有提升空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步履不止。工作人员仍在思考如何挖掘各条胡同里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深层次赋能群众更美好生活;居民们对精细化治理有了基本了解,他们的眼里充满更多期待。

北京市城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5年,北京还将完成5393条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打造426条精品街巷、3687条优美街巷,包括拆迁滞留区在内的1280条背街小巷要实现达标。(赵旭 袁全 沈晓朦 郝建伟)

标签:

最新新闻:

新闻放送
Top